
在铝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体系中,铝业管理倡议(Aluminium Stewardship Initiative,英文简称 ASI)通过系统化的标准设计,构建了覆盖全链条的劳工权益保障机制。这一机制并非抽象的道德倡导,而是贯穿认证全流程的刚性要求与实操框架,从基础权利界定到执行监督形成完整闭环,为铝行业劳工权益保护提供了明确指引。
刚性底线:核心权益的标准化界定
ASI 认证将劳工核心权益转化为可量化、可审核的标准条款,为企业划定不可逾越的红线。在最基础的人身权利保护上,标准明确禁止使用 15 岁以下童工,同时严格限制 15 至 18 岁青少年从事危险性工作,从雇佣源头杜绝劳动剥削。针对强迫劳动问题,标准全面禁止债务 bondage、扣留身份证件、限制人身自由等行为,覆盖招聘、用工全环节。
结社与谈判权的保障是权益机制的重要支柱。标准要求企业尊重员工依法组建或加入工会的权利,为集体协商提供必要条件与沟通渠道,确保工人能通过合法途径表达诉求。在待遇公平性方面,标准明确反对基于种族、性别、宗教、残疾等因素的歧视,要求在招聘、薪酬、培训、晋升等环节实现机会均等,同时禁止对女性员工实施妊娠测试等歧视性行为。
全流程落地:从制度到实践的执行路径
ASI 认证通过细化执行要求,推动劳工权益标准从纸面落地为企业日常运营。在职业健康安全领域,标准要求企业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,对铝土矿开采、氧化铝精炼等高危环节开展危险源识别,配备必要的防护设备与应急设施,并定期开展安全培训与应急演练,降低工伤风险。
薪酬与工时管理同样有明确规范。标准要求企业按时足额支付工资,且薪酬水平不低于法定或行业最低工资标准,能满足员工基本生活需求。在工作时间上,需严格遵守当地劳动法规,合理安排休息休假,避免过度加班。部分企业在认证过程中还建立了薪酬公示制度,确保薪资核算透明可查。
员工沟通机制的建立是权益保障的重要环节。标准要求企业搭建开放的沟通渠道,让员工及其代表能参与到工作条件改善、安全政策制定等事务中,对劳工权益相关问题提出意见或申诉,且无需担心遭受报复。这种双向沟通机制确保了权益保障措施能精准对接员工实际需求。
监督与改进:权益保障的闭环管理
ASI 认证通过动态监督与持续改进要求,确保劳工权益保障机制长效运行。在审核环节,认证过程会核查企业是否建立完整的劳工权益管理档案,包括员工劳动合同、培训记录、安全检查报告、申诉处理记录等,验证措施执行的真实性与连贯性。
透明化披露是外部监督的重要途径。通过认证的企业需按要求公开劳工权益相关信息,包括职业健康安全绩效、薪酬福利落实情况等,接受下游客户、公众等利益相关方的监督。同时,标准要求企业建立问题整改机制,针对审核中发现的不足或员工反馈的问题,制定明确的改进计划并跟踪落实效果,形成 “执行 — 核查 — 改进” 的闭环管理。
这一多层次的保障机制,让 ASI 认证下的劳工权益保护既有刚性标准支撑,又有实操路径可循,更有监督机制护航,真正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对人的权益保障之中。
联系电话:13810406181(微信同号)18918121525(微信同号)
上海总公司: 上海市松江区广富林路4855弄115号4层
郑州分公司: 郑州市中原区棉纺西路32-128号锦艺国际中心A座15层
©2025 www.cticsr.com Copyright 上海合亦正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热线电话:1381040618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