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在全球对供应链可持续性要求日益严苛的背景下,铝业管理倡议(ASI)标准已成为企业开展负责任铝采购的核心依据。这项覆盖全价值链的标准体系,正从采购准则、协同机制到风险管控全方位重塑铝供应链的运行逻辑,推动行业向更负责任的方向转型。
一、采购标准重构:从单一合规到多维价值考量
ASI通过绩效标准与监管链标准的双重架构,重新定义了负责任采购的核心维度。绩效标准围绕环境、社会和治理设定59项准则,将碳排放强度、水资源回用率、劳工权益保障等纳入采购评估核心指标。某电解铝企业为进入高端采购体系,通过工艺优化将吨铝碳排放强度降低14%,最终满足采购方的ASI合规要求。
监管链标准则建立了从铝土矿到终端产品的全流程追溯体系,要求采购方对材料流转实施精准核算。某铝箔企业通过该标准认证后,建立材料核算系统,清晰记录每批次铝材料的流入流出数据,其产品因可追溯性优势成功进入国际包装企业采购清单。这种“合规+追溯”的双重标准,让采购决策从单纯考量价格转向综合评估可持续价值。
二、供应链协同:从单向管控到生态共建
ASI标准推动采购方与供应商形成深度协同的发展生态。采购方不再是被动审核者,而是主动赋能者。波尔公司推动上游供应商参与ASI认证,通过分享认证经验、开展技术培训等方式,帮助供应商建立合规体系,2023年其采购的ASI铝占比已达21%,供应链整体合规率提升27%.
数字化工具成为协同的重要支撑。多家企业基于ASI监管链要求搭建追溯平台,实现与供应商的信息实时共享。某铝加工企业引入区块链技术后,采购材料的来源信息可实时查询,供应商的生产数据与采购方需求精准匹配,订单响应速度提升30%.这种协同模式打破了供应链各环节的信息壁垒,实现了可持续目标的全链条贯通。
三、风险管控: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防范
ASI标准为采购活动构建了全周期风险防控体系。在准入环节,企业依据ASI准则建立供应商分级评估机制,对高风险供应商实施重点审核。某汽车铝材采购商通过该机制,提前识别出两家铝土矿供应商的社区权益保障问题,及时调整采购计划规避了声誉风险。
面对国际政策变化,ASI标准成为风险缓冲的重要工具。欧盟碳关税(CBAM)要求披露产品全生命周期碳排放,某铝企凭借ASI认证的完整数据链条,顺利完成碳足迹申报,避免了贸易壁垒影响。针对中小企业供应商的合规成本压力,ASI推出简化审核流程与培训支持,帮助采购方稳定供应链,实现风险与成本的平衡。
联系电话:13810406181(微信同号)18918121525(微信同号)
上海总公司: 上海市松江区广富林路4855弄115号4层
郑州分公司: 郑州市中原区棉纺西路32-128号锦艺国际中心A座15层
©2025 www.cticsr.com Copyright 上海合亦正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热线电话:1381040618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