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在全球化背景下,企业供应链常面临合规、气候、地缘政治等多重风险,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生产中断、罚款或声誉危机。而TfS(携手可持续发展)框架并非单纯的“可持续标准”,更能从风险识别、合规管理、韧性构建等层面,为企业提供供应链风险防控的实用路径。
一、建立标准化评估体系,提前识别潜在风险
供应链风险的核心痛点之一,是企业难以全面掌握供应商的隐藏问题——比如某供应商看似产能稳定,实则存在环保设施不达标、劳工权益不合规等隐患,这些问题一旦爆发,便会直接导致供应链中断。TfS恰好能解决这一“信息盲区”问题,其构建的评估体系覆盖环境(如废水排放、能耗)、社会(如劳工薪酬、安全培训)、治理(如反贿赂、数据透明)三大维度,形成了可落地的风险排查清单。
例如,某电子企业在拓展东南亚供应链时,通过TfS的评估工具,发现某零部件供应商存在“消防通道堵塞”和“员工加班超时”两大问题。企业随即联合供应商制定整改计划,更换消防设备、优化排班制度,提前规避了后续因消防检查不合格被停产,或因工人罢工导致的生产断档风险。这种“提前筛查+精准整改”的模式,让企业将风险防控从“事后补救”转向“事前预防”,大幅降低了突发中断的概率。
二、强化合规管理,规避政策与声誉风险
近年来,各国可持续政策日趋严格,从欧盟碳关税(CBAM)到国内“双碳”目标,供应链若不合规,不仅会面临高额罚款,还可能损害品牌声誉。TfS的优势在于,其标准与全球主流合规要求高度衔接,能帮助企业对标国际规则,避免因政策不熟悉而“踩坑”.
比如,某机械制造企业计划将产品出口至欧盟,此前因不了解CBAM的碳足迹核算要求,产品一度面临进口受阻风险。借助TfS框架,企业按照其指引梳理了从原材料采购到成品运输的全链条碳数据,跟踪钢材、铸件等关键物料的碳排放情况,确保每批产品的碳足迹都符合欧盟核算标准,最终顺利进入欧洲市场,避免了因合规问题产生的额外关税和订单损失。此外,TfS倡导的透明化管理,也能让企业向消费者和合作伙伴证明供应链的合规性,减少因“环保丑闻”“劳工争议”引发的声誉危机。
三、应对环境与气候风险,提升供应链抗干扰能力
极端天气、资源短缺等环境问题,正成为供应链中断的重要诱因——比如某地区洪涝可能冲毁原料仓库,某国家限电政策可能导致供应商停产。TfS通过推动供应链降碳、优化资源利用,帮助企业提升对环境风险的抵御能力。
以某食品加工企业为例,其主要依赖南美某产区的小麦供应,此前因当地干旱导致小麦减产,供应链曾陷入停滞。加入TfS后,企业与供应商共同推进“绿色种植计划”:引入节水灌溉技术,降低对自然降水的依赖;同时,在周边国家建立备用种植基地,实现原料采购的“多区域布局”.此外,TfS还引导企业将部分生产环节的电力替换为绿电,减少因传统能源短缺导致的生产波动。这些举措实施后,该企业在后续遇到极端天气时,供应链中断时长显著缩短,原料供应稳定性大幅提升。
四、推动供应链协同,构建风险共防机制
供应链风险并非企业“单打独斗”就能解决,中小供应商的能力薄弱,往往会成为整个链条的“短板”——比如某中小零部件厂商因缺乏环保设备,可能拖累下游企业的合规进程。TfS强调“协同共生”,鼓励核心企业带动供应商共同提升风险防控能力。
某汽车企业就借助TfS搭建了“供应商赋能平台”:针对中小供应商资金有限、技术不足的问题,企业提供免费的ESG培训课程,分享环保工艺和风险排查方法;同时,建立数据共享机制,实时同步市场政策、气候预警等信息,帮助供应商提前调整生产计划。例如,当地缘政治导致某类金属原料短缺时,企业与供应商通过平台快速沟通,共同寻找替代物料,避免了因原料断供导致的生产线停工。这种“风险共防、资源共享”的模式,让供应链从“线性链条”变成“韧性网络”,抗风险能力显著增强。
联系电话:13810406181(微信同号)18918121525(微信同号)
上海总公司: 上海市松江区广富林路4855弄115号4层
郑州分公司: 郑州市中原区棉纺西路32-128号锦艺国际中心A座15层
©2025 www.cticsr.com Copyright 上海合亦正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热线电话:1381040618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