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RSCI(Responsible Supply Chain Initiative)即负责任供应链倡议的核心要求之一是建立持续改进机制,这一计划并非一次性整改方案,而是贯穿供应链运营的动态管理体系。科学的计划制定需立足合规现状,聚焦核心差距,通过系统化设计实现供应链责任水平的稳步提升。
第一步:精准诊断,锁定改进基线
有效的改进始于清晰的现状认知,需结合 RSCI 标准完成多维度差距排查。内部层面可通过跨部门联合评估与自评问卷梳理,重点核查劳工权益中的工时合规、薪酬发放等细节,以及环保环节的废弃物处理、能耗管控等流程,形成问题清单。同时对照认证审核报告中的不符合项,区分 “重大风险” 与 “轻微缺陷”,比如将疏散通道堵塞这类安全隐患列为优先改进事项,而培训记录不全则纳入常规优化范畴。
数字化工具能提升诊断精准度。借助 RSCI 适配的线上自评模块,可自动抓取供应链各环节的静态资质与动态履约数据,通过系统分析识别隐性问题,如供应商的隐性加班现象或间接碳排放超标等,为后续计划制定提供数据支撑。
第二步:分层设标,锚定改进方向
目标设定需紧扣 RSCI 核心维度,兼顾可行性与递进性。围绕劳工权益、环境保护、商业道德等关键领域,按短期(3-6 个月)、中期(6-12 个月)分层拆解:短期可聚焦基础合规修复,如 “3 个月内完成劳动合同标准化修订,明确加班审批流程”;中期则侧重能力提升,如 “9 个月内实现一级供应商环保数据实时上传”.?
目标表述需符合具体可衡量原则,避免模糊表述。例如针对 RSCI 强调的供应链透明度要求,可设定 “半年内搭建供应商信息管理模块,实现资质证明、风险评估结果可追溯”,确保目标与认证标准直接对标。
第三步:多维落地,细化执行路径
内部管理升级是计划落地的核心。成立由采购、EHS、人力资源等部门组成的改进小组,明确分工责任 ——HR 部门主导劳工权益整改,EHS 部门负责环保流程优化。同时开展全员培训,内容涵盖 RSCI 标准解读、岗位合规要求等,强化全员责任意识。
供应链协同不可缺位。对上下游供应商实施联合审核,重点核查危废处理、职业安全等 RSCI 关键项,通过技术共享、流程指导等方式帮助中小供应商达标。引入区块链追溯系统等数字化工具,实现原材料采购至产品交付的全环节信息留痕,满足认证对透明度的要求。
第四步:动态监控,构建优化闭环
建立数据驱动的监控机制是持续改进的保障。通过 KPI 仪表盘实时追踪改进进度,重点监控员工培训覆盖率、能耗下降幅度、供应商合规率等核心指标,一旦出现偏离及时触发预警并调整措施。定期开展内部复核,采用员工访谈、现场核查等方式验证改进效果,避免纸面整改。
保持计划的灵活性与时效性。关注 RSCI 标准更新动态,如新增的供应链可视化要求,及时修订管理文件与改进目标。在认证随访审核前完成问题复盘,确保整改成果稳定固化,形成 “评估 - 改进 - 核验 - 优化” 的良性循环。
联系电话:13810406181(微信同号)18918121525(微信同号)
上海总公司: 上海市松江区广富林路4855弄115号4层
郑州分公司: 郑州市中原区棉纺西路32-128号锦艺国际中心A座15层
©2025 www.cticsr.com Copyright 上海合亦正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热线电话:1381040618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