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全球气候行动加速的背景下,某轮胎制造商通过系统性战略设计,将科学碳目标SBTI转化为可落地的减排路径,并于2024年9月获得权威机构对其2040年净零排放目标的正式批准。以下从目标设定、技术突破、供应链协同和管理机制四个维度,解析其从承诺到批准的完整实践过程。
一、目标设定:科学量化与动态调整
企业将净零目标纳入十年战略框架,采用“双轨制”目标设定法:在范围1和2排放层面,计划到2030年较2018年基准年减少80%绝对排放量,并于2040年实现全价值链净零。针对范围3排放,通过分解采购、运输等环节的减排潜力,设定2030年较基准年减少30%的阶段性目标。这种量化设计不仅符合《巴黎协定》1.5°C温控要求,更通过科学碳目标SBTI的严格审核,成为行业内首个获此认证的轮胎制造商。
动态调整机制是目标落地的关键。企业建立年度目标校准会议,结合可再生能源成本下降趋势和技术突破进展,及时优化实施路径。例如,当发现绿电价格降幅超预期时,迅速将2030年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从原计划的70%提升至90%,并同步调整供应链采购策略,提前锁定低碳原材料供应。
二、技术突破:材料创新与智能赋能
材料革新是减排的核心引擎。企业通过研发生物基与可循环材料,在不牺牲产品性能的前提下实现碳足迹优化。其推出的PZeroE轮胎采用超过55%的可持续材料,包括稻壳灰提取的白炭黑、废旧轮胎裂解的炭黑,以及植物基树脂等。这种创新不仅使轮胎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较上一代减少24%,更通过物理隔离与质量平衡相结合的方法,确保材料溯源的透明性。
智能化技术贯穿生产全流程。通过集成在轮胎中的传感器系统,实时监测车辆能耗数据并优化驾驶策略,帮助用户降低约8%的燃油消耗。在生产端,AI驱动的能源管理系统可精准识别高耗能环节,通过动态调整设备运行参数,使单位产品能耗较行业平均水平降低18%.
三、供应链协同:绿色标准与深度合作
供应链减排通过“分级管理+联合研发”模式推进。企业建立供应商ESG评价体系,将减排目标与采购份额挂钩,要求核心供应商提交年度减排计划。例如,某物流供应商通过更换生物甲烷动力卡车,在与该企业合作的运输环节中实现碳排放下降45%,并因此获得年度可持续发展奖项。
深度技术合作成为供应链升级的突破口。企业与原材料供应商共同开发低碳解决方案,如FSC认证天然橡胶的规模化应用,不仅确保原材料来源的可持续性,更通过种植园碳汇项目实现供应链上游的额外减排。这种协同模式使范围3排放中的原材料采购环节减排效率提升27%,显著优于行业平均水平。
四、管理机制:数据闭环与透明披露
全生命周期碳管理体系确保目标可追溯。企业建立覆盖从原材料开采到产品回收的全链条数据采集系统,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关键环节数据不可篡改。例如,某批次轮胎的碳足迹可精确追溯至橡胶种植园的能源使用、运输路径的油耗数据,以及生产过程中的电力来源,为第三方审核提供完整证据链。
透明化披露机制增强公信力。企业采用季度报告制度,同步披露减排进展与财务指标,包括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、供应链碳强度等12项核心指标。这种做法不仅获得投资者认可,更在2023年CDP气候变化评估中连续第五年获得A级评级,成为全球环境管理标杆企业。
通过科学目标设定、技术持续创新、供应链深度协同和管理机制保障,某企业仅用两年时间便完成从目标承诺到权威批准的完整流程,为行业提供了可复制的低碳转型范式。其经验表明,将环境责任转化为技术竞争力和供应链韧性,是实现减排与盈利双赢的关键路径。
联系电话:13810406181(微信同号)18918121525(微信同号)
上海总公司: 上海市松江区广富林路4855弄115号4层
郑州分公司: 郑州市中原区棉纺西路32-128号锦艺国际中心A座15层
©2025 www.cticsr.com Copyright 上海合亦正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热线电话:1381040618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