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9月15日CDP碳问卷填报截止日期的临近,企业需加快脚步,确保高质量完成填报。以下五项关键任务不容有失,能助力企业在CDP披露中脱颖而出。
一、梳理排放边界与数据
准确界定组织边界与运营边界是基础。组织边界方面,需明确采用股权比例法还是财务控制法,确保旗下合资企业、子公司等正确纳入,避免数据遗漏或重复。运营边界上,范围1(直接排放)中的自有锅炉、公司车辆燃料消耗及逸散排放,范围2(外购能源间接排放)中基于地点和基于市场核算方法的区分,范围3(其他间接排放)中15个类别的重大类别识别,都需仔细梳理。如制造业,要重点关注范围三供应链排放,深入供应商网络收集数据。
数据收集需建立系统化工具,摒弃手工估算与粗略统计。选用最新、本地化、高权威性的排放因子数据库,对无法获取的数据,采用科学透明的估算方法。完成数据收集后,构建内部数据审核流程,必要时寻求第三方核查,提升数据可信度。
二、制定科学减排目标与战略
设定符合科学碳目标(SBTi)的减排目标,覆盖范围1、2及重大范围3排放,明确基线年、目标年与实施路径。例如,企业承诺在未来某时间段内,将范围1和范围2排放降低一定比例,同时对占比较大的范围3排放制定相应减排计划。
深入分析气候风险与机遇,识别转型风险(政策、技术、市场)和物理风险(极端天气),并制定具体应对措施。参考IPCC或IEA等权威情景,开展情景分析,评估企业战略韧性,如分析在2°C或1.5°C路径下企业业务的可持续性,确保企业战略适应气候变化趋势。
三、完善气候治理架构
明确董事会及高管层对气候议题的监督职责,并将其绩效与减碳目标挂钩。如某企业将高管KPI中ESG权重提升,设置超额完成碳强度目标的奖励机制,有效提升了在CDP问卷“董事会监督”项的得分。
建立跨部门工作组,促进采购、生产、物流、财务等部门协同,落实数据收集责任。保证CDP回复与企业ESG报告、官网宣传等外部沟通信息一致,提升企业气候治理形象的一致性与专业性。
四、优化问卷回复细节
研究本年度CDP问卷结构与评分标准变化,尤其是行业特定问卷部分。CDP持续提高A级门槛,如对范围三目标、价值链参与、内部碳定价等提出更高要求,企业需对标行业标杆企业,优化自身回复策略。
回复时避免笼统描述,提供具体数据、实例、时间表和量化影响。例如在描述减排行动时,详细说明行动开始时间、预计完成时间、涉及的具体项目、投入资源以及预期实现的碳减排量等,增强回复的说服力与可信度。
五、开展内部审核与预演
在提交CDP碳问卷前,组织内部多轮审核。检查是否完整回答所有必填问题,对无法提供数据的情况,清晰解释原因并说明改善计划。审核数据质量,确保数据准确可靠,与建立的标准化数据收集和管理体系一致。
进行模拟评分预演,利用CDP官方或其他可靠渠道的评分工具,模拟填报结果,提前发现问题并调整,确保最终提交的问卷符合高质量披露要求,提升企业在CDP评级中的竞争力。
联系电话:13810406181(微信同号)18918121525(微信同号)
上海总公司: 上海市松江区广富林路4855弄115号4层
郑州分公司: 郑州市中原区棉纺西路32-128号锦艺国际中心A座15层
©2025 www.cticsr.com Copyright 上海合亦正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热线电话:1381040618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