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(CBAM)申报系统(CBAM Registry)是企业履行碳关税合规义务的核心平台。其操作流程涉及数据填报、证书购买、合规管理等多个环节,需结合欧盟最新规则与技术要求进行精准执行。以下从实务角度解析关键操作要点。
一、注册与资质申请
(一)账号注册与认证
企业需访问欧盟注册页面创建账户,完成邮箱验证与强密码设置后,下载EU Login移动应用进行双因素认证(生物识别或PIN码)。需特别注意,中国企业的信用代码需添加国家前缀(如CN914000001MOXF00T),否则可能因格式错误导致审核失败。2025年起,企业需在线申请“授权申报人”资质,提交贸易资质证明及历史出口数据,2026年起该资质将成为强制要求。
(二)供应链角色定位
出口商与欧盟进口商需明确责任划分:过渡期内,欧盟进口商作为授权申报人,负责向非欧盟生产者收集数据并提交至平台;2025年起,出口商可通过新开放的模块自行填报数据,减少供应链重复操作。
二、数据填报规范与流程
(一)数据范围与计算逻辑
申报数据需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碳排放,包括直接排放(如燃料燃烧)、间接排放(如外购电力)及前体产品隐含碳。外购电力排放默认使用原产国电网因子(如中国0.5703tCO2e/MWh),若供应链中钢材、铝锭等原材料碳排放占比≥20%,需提供供应商核查数据,禁止使用缺省值。
(二)填报模板与格式要求
使用欧盟《CBAM communication template》填报,包含企业信息、生产路线、排放计算等子表。需注意CN编码(欧盟8位)与全球HS编码(10位)的差异,例如冷轧钢板CN编码为7209.15.00,而HS编码为7208.10.0000,填报时需严格以欧盟清单为准。XML文件需精确匹配编码格式,系统自动校验后生成唯一报告编号。
(三)过渡期与正式期差异
过渡期(2023-2025年)实行季度申报,2024年7月1日后进口产品仅允许20%的隐含排放使用默认值;正式期(2026年起)改为年度申报,需在次年5月31日前提交经第三方验证的报告,逾期将面临10-50欧元/吨CO2的罚款。
三、证书购买与核销
(一)购买流程与定价机制
正式期内,进口商需根据申报的碳排放量,按欧盟碳价(当前约146欧元/吨CO2)购买CBAM证书,费用通过关联银行账户支付。证书价格每周根据EU ETS拍卖均价调整,2026年前设置价格上限,企业可分批购买以对冲价格波动风险。
(二)核销与清缴规则
每年5月31日前需完成前一年度证书清缴,若未按时提交报告或补足证书,超额部分将按125%补缴费用。原产国已支付的碳成本(如国内碳市场配额、碳税)可申请抵扣,需在申报时提供相关证明文件。
四、常见问题与应对策略
(一)数据填报错误处理
过渡期内,申报人可在季度报告提交后2个月内自主修改数据;超过期限需向欧盟委员会申请特殊审批,并在批准后1个月内完成修正。对于2024年6月30日前进口的产品,可100%使用欧盟默认值估算碳排放;之后进口的复杂产品,仅允许20%的隐含排放使用默认值。
(二)审核延迟与合规风险
若因数据格式错误或材料缺失导致审核延迟,企业需及时联系欧盟主管机构并补充材料。建议通过专业机构开发的碳合规SaaS平台实现数据自动化采集与报告生成,提升填报效率与准确性。
(三)中小企业豁免条款
年进口量低于50吨的钢铁、铝等产品可豁免申报义务,覆盖约90%中小企业,但需注意该豁免仅适用于碳排放量占比不足1%的低风险企业。
联系电话:13810406181(微信同号)18918121525(微信同号)
上海总公司: 上海市松江区广富林路4855弄115号4层
郑州分公司: 郑州市中原区棉纺西路32-128号锦艺国际中心A座15层
©2025 www.cticsr.com Copyright 上海合亦正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热线电话:1381040618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