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应对SAQ5.0中的“负责任原材料采购”要求?

如何应对SAQ5.0中的“负责任原材料采购”要求?

在SAQ5.0评估中,“负责任原材料采购”要求企业建立全链条追溯体系,确保原材料来源符合环境、人权及合规标准。通过系统化管理与技术赋能,企业可构建可验证的供应链信任机制,同时满足国际法规要求。以下从五个维度提供落地框架。


一、构建供应商风险分级体系

建立覆盖原材料全生命周期的风险评估模型,重点识别高风险材料(如钴、锂、稀土)及供应链环节。根据欧盟《新电池法》要求,对动力电池原材料实施三级风险筛查:一级供应商需提交矿产来源证明及环境影响评估报告;二级供应商需通过第三方审核验证人权合规性;三级供应商需提供碳足迹核算数据。采用“风险-影响”矩阵划分供应商等级,对高风险供应商实施季度现场审核,中低风险供应商每半年提交自评报告。


二、技术赋能供应链透明化

引入区块链技术构建原材料数字档案,实现从开采到加工的全链条信息存证。例如,某电子企业通过数字平台将钴矿开采许可证、运输单据、加工记录等信息上链,形成不可篡改的“数字身份证”,客户可通过扫描产品二维码查看原材料全生命周期数据。AI算法可自动识别数据异常,如当某批次原材料的碳足迹波动超过历史均值20%时,系统自动触发人工复核流程,确保数据真实性。SAQ5.0平台的“数据预填”功能可复用区块链存证数据,减少重复填报工作量。


三、强化合规性证据链管理

制定可持续采购协议模板,明确供应商在环境、人权及合规方面的义务。协议需包含以下核心条款:原材料开采需符合《全球汽车可持续发展指导原则》;运输环节碳排放强度需低于行业基准值;供应商需定期提交第三方检测报告(如ISO14001认证)。采用“问题-证据”映射表,将SAQ5.0问卷条目与内部文件一一对应,例如将“供应商人权风险评估”关联至采购部门的供应商分级档案,将“原材料碳足迹核算”关联至生产部门的LCA分析报告。


四、建立动态监控与改进机制

搭建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供应链实时追踪,动态评分系统可根据数据更新自动调整供应商合规等级。例如,当某供应商的废弃物处理合规率低于80%时,系统自动将其风险等级提升至橙色,并触发专项改进计划。利用商业智能工具生成数据仪表盘,以红黄绿三色预警线展示核心指标(如原材料碳足迹超过行业均值时标红),并提供行业对标功能,企业可查看同行业平均得分及最佳实践案例。定期更新数据采集维度,例如根据欧盟《供应链尽职调查法》新增二级供应商人权风险评估项。


五、跨部门协同与能力建设

组建由采购、法务、环保等部门组成的专项小组,明确各部门权责:采购部门负责供应商开发与风险评估,法务部门审核协议合规性,环保部门验证环境数据。通过云端工作流系统设定数据采集、审核、修正的闭环流程:采购部门上传原材料来源证明后,环保部门自动触发碳足迹验证,法务部门同步审核协议条款,最终由ESG委员会终审。定期开展内部培训,提升员工对SAQ5.0要求及国际法规的理解,例如邀请第三方机构解读欧盟《新电池法》对原材料采购的具体规定。

联系电话:13810406181(微信同号)18918121525(微信同号)

上海总公司: 上海市松江区广富林路4855弄115号4层  

郑州分公司: 郑州市中原区棉纺西路32-128号锦艺国际中心A座15层  

©2025 www.cticsr.com Copyright 上海合亦正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热线电话:13810406181

沪ICP备2021006436号

微信关注

扫一扫

电话咨询

   18918121525

   13810406181

 cticsr@cticsr.com